2016年2月15日星期一

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制定實施細則,逐步探索“禁塑”的可行性


日前,國家發展改革委、教育部、背心袋工業和信息化部、環境保護部等9部門聯合下發了《關於深化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實施工作的通知》。

通知要求,要加大宣傳力度,大力營造綠色消費塑膠袋氛圍,采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“限塑令”實施以來取得的積極成效;要加強執法,開展全面監督檢查,手提袋加大塑料購物袋生產、銷售、使用等環節中的執法力度;要修訂相關法規,完善政策保障體系,把“限塑令”落實情況作為全國環境保護模範城市、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城市、誠信市場和文明集市等創建工作的重要內容。同時,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在執行“限塑令”的基礎上,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實施細則或地方條例,細化要求、提高標准,逐步探索“禁塑”的可行性。

限塑是一大社會系購物袋統工程,真正消滅白色污染任重道遠。專家學者和業內人士呼吁,首先全社會要大力營造綠色消費氛圍,倡導綠色、低碳、opp袋節約的消費理念,使廣大群眾真正意識到不合格塑料袋對環境的危害性。

第二,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市場的日常監管,依法嚴厲查處銷售超薄等不合格塑料購物袋行為,並始終對違法銷售超薄等不合格塑料購物袋行為保持高壓態勢。在生產領域,政府管理部門應該將管理中心上移至塑料袋生產企業,從源頭打擊不合格塑料袋生產。

第三,國家應研究完善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的管理辦法,可以鼓勵地方政府在執行“限塑令”的基礎上,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實施細則,完善“限塑令”的政策保障體系,逐步探索“禁塑”的可行性。

少用670億個塑料袋相當於節約石油600萬噸



塑料購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,我國每年都要消耗大opp袋量的塑料購物袋。塑料購物袋在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同時,由於過量使用及回收處理不到位等原因,造成了嚴重的能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。有研究表塑膠袋明,大部分塑料袋在使用12分鐘後就被丟棄,但它們在環境中的自然分解卻需要20年到200年。

為了節約資源、治理“白色污染”、保護生態環境,引導消費者減少使用塑料購物袋,從2008年6月1日起,我國正式實施“限塑令”,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,並禁止生產、銷售、使用厚度小於0。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。

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5月31日公布的數據,“限塑令手提袋”實施5年來,塑料購物袋使用量和丟棄量明顯減少,“白色污染”問題得到一定程度遏制,超市、商場的塑料購物袋使用量普遍減少了三分之二以上,全國主要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使用量累計減少670億個。

國家發展和改革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副司長李靜介紹說,5年來,我國減少使用的塑料購物袋袋累計少消耗塑料100萬噸背心袋,相當於節約石油600萬噸,可供280萬輛汽車行駛1年。

來自北京市發改委公布的統計數據也再次印證了以上成效。該數據顯示,5年間,北京市共減少使用20億個塑料購物袋,累計減少塑料消耗5萬噸,相當於節約石油30萬噸,可供14萬輛汽車行駛1年。限塑效果在超市、商場尤為明顯,塑料購物袋銷售量降幅達80%。

農貿市場裡的“限塑”監管問題是薄弱環節



限塑令出台後,質檢總局專門制定了購物袋3項標准規定塑料袋環保、安全和標識要求,從生產源頭加強監督檢查。要求提出,對違規繼續生產超薄塑料購物袋的,或不按規定加貼(印)合格塑料購物袋產品標志的,要相應給予責令停止生產、沒收違法生產的產品、罰款等處罰。在標准的指導下,各地主管部門從生產和銷售環節入手,清理、整頓生產企業,取締無照經營戶、黑窩點,引導關停小企業和家庭作坊;同時,加大執法監管力度,對商品零售場所塑膠袋進行集中檢查,對不合格塑料購物袋產品予以查封和銷毀。

然而,在生產環節和流通領域,“限塑令”監管仍存在一定空白。目前大量超薄塑料袋重返市場,部分商家執行“有償用袋”制度積極性漸微。

在一些農貿市場、批發市場、街邊市場等地方,很少能看見收費的塑料袋,幾乎所有的塑料袋都免費發放給消費者使用。而且這些塑料袋往往不按照相關規定標明生產廠家的信息,許多都是劣質產品,被國家明令禁止。有人認為,市場不同於超市,每天銷售的大量鮮活農副產品都不能裸包裝放進購物袋,塑料袋替代品的問題亟待解決。

“節約資源、保護環境是有一個前提的,就是在提高生活品質的同時,不能給生活帶來更多不便。”李靜解釋說,平時賣魚肉、生鮮食品的塑料袋,不在“限塑令”所規定的限制範圍內,而是作為跟商品同時手提袋使用的預包裝,這也給農貿市場監管留下了很大的空子。她強調,農貿市場裡的“限塑”監管問題是下opp袋一步要抓的薄弱環節。

此外,對超薄塑料袋禁止使用、對背心袋符合規定的塑料袋實行有償使用,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提高回收利用水平。李靜表示,“塑料袋的回收利用一直是我們國家非常關注的,循環經濟法裡面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簡要化、再利用、資源化。”

5年少用670億個塑料袋 監管回收仍有薄弱環節



連日來,了北京多處農貿市場發現,超薄塑料袋幾乎是各路手提袋商販的必備,而市民對於使用這些超薄塑料袋也不在意。

“這些塑料袋很便宜,兩塊五能買100個左右。因為太薄了,不太結實,有時市民買的東西多,就再套上兩三個,我這塑膠袋個攤位平均一天至少使用兩三沓。”朝陽區東三環一處農貿市場的菜販告訴。“大家在農貿市場買菜就是想圖個便宜,如果要使用超市那種收費塑料袋,買菜的覺得不劃算,我們也得多花錢。”該菜販告訴,他們所使用的塑料袋並不是自己去市場購買的,而是有一些出售塑料袋的商販來農貿市場售賣。

前來買菜的王小姐告訴,“有時候我也會拿環保袋過來,但大多數攤位的菜販都會在稱好後,購物袋主動把不同的菜分別用塑料袋裝好後再遞給我。”因為opp袋這個原因,很多消費者也就把農貿市場提供免費塑料袋當成了他們“分內”的事。

這家市場附近負責環衛工作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,“平時感覺最難打掃的就是這些塑料袋,碰上大風天氣,塑料袋就會滿天飛,有時已經掃到簸箕裡面,還是能再飄出背心袋來。”

“這幾年,扔掉的超薄塑料袋雖然比以往少了一些,但還是有不少。尤其是農貿市場、小吃攤附近非常多,給我們的清掃工作也造成了不小的麻煩。”這位工作人員無奈地說,“我希望‘限塑令’能夠繼續執行下去,而且要執行得更嚴格。”

農貿市場是限塑令實行後超薄塑料袋重災區


  2008年6月1日,《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膠袋塑料購物袋的通知》正式實施,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、銷售、使用厚度小於0。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。據相關消息,自“限塑令”實施以來,全國主要商品零售場所的塑料購物袋使用量累計減少670億個,累計減少塑料消耗100萬噸,相當於節約石油600萬噸。

  今年6月1日,是我國“限塑令”實施五周年。那麼五年來,“限塑令”在我市實施效果如何呢?近日,通過發現,我市農貿市場仍是超薄塑料袋的“重災區”。

  在我市部分大中型超市時發現,很多都嚴格執行了限塑令,而市民到超市購物時也都逐漸養成了自己帶購物袋的習慣。

  但是,在我市多個農貿市場內,限塑情況令人堪憂。調查發現,不論顧客有沒有自帶購物袋,農貿市場內的商販總會主動用一種很薄的半透明塑料袋將蔬菜、肉類等商品包起來,再遞給顧客。

  “超市的商品一般都是預先包裝好的,手提袋而菜市場的商品一般都是散貨,不用塑料袋裝起購物袋來,顧客不方便拿。其他商販都有塑料袋,俺要是不提供的話,誰還來買俺的菜啊。”一位賣菜的商販直言不諱地告訴。

  “顧客來買魚,一般都是殺好裝進塑料袋裡帶走。你說我們要是不提供塑料袋能行嗎?”一位賣魚的商販說。

  在幾個農貿市場看到的情況大都一致,顧客一般都不會自帶購物袋,而商販們也都主動提供塑料袋。但是這些免費提供的塑料袋很薄,質量較差,和超市提供的有償塑料袋有很大差別。

  針對“限塑令”在實施中遭遇的問題,河南理工大學人文政法學院教授張付領談了自己的看法。張付領表示,限塑是一個“持久戰”,更不是“面子工程opp袋”。首先,各部門及相關單位要對商場、超市、集貿市場開展“限塑令”宣傳活動,號召消費者自覺抵制超薄背心袋塑料袋,推動經營者自覺落實有償使用制度。

  其次,要結合“世界環境日”等活動大力宣傳超薄塑料袋所帶來的環境問題,使消費者認清超薄塑料袋的危害,使不用、少用塑料袋成為一種自覺行為。再有,工商、質檢等部門要加強對生產企業進行監督檢查,在塑料袋生產集中的重點地區,加大人力和物力的執法投入,對生產超薄等不合格塑料袋的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查處。

  最後,廣大市民要積極參與,從自身做起,養成良好的購物習慣,最大限度地減少塑料袋的使用。